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粗放型使用的矛盾交织,逐渐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作为生产性污染的主要来源与环保义务的关键履行者,加快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清洁生产,不仅是从污染问题源头改善环境质量、扭转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关键,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针对生态环保领域的痛点、堵点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现已成为落实企业环境治理责任、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作为生态环境的安全防线,环境规制能否激发企业绿色转型、提振企业发展质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郭吉涛、骆更岩、杨方宜、王楚颐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的论文《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vidence from China》,从绿色创新角度采用链式中介模型,探索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实现路径,从而打开企业从制度约束到能力形成、再到价值创造的高质量发展机制“黑箱”,为政府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快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新思路。
一、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
环境规制作为约束和规范企业生产及污染排放行为的重要战略性制度安排,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形成准入壁垒的同时,也赋予了清洁型企业独特的“行政许可”,通过内部激励以及外部驱动倒逼企业绿色化、节能化转型,从而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内部激励方面来看,环境规制通过抬高绿色生产标准,加大污染处罚、排污审查的惩治力度,将企业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化,提高污染行为的环境遵循成本,倒逼企业转变生产工艺、研发污染治理技术,实现绿色化转型,弥补企业高质量发展短板。从外部驱动方面来看,环境规制不仅能增强企业环境违规风险意识,通过环境治理传递合规信号,缓解融资压力,还能引导社会环保需求,激励企业投入绿色技术研发,以获取先发优势,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
环境规制的加强会提高企业生存门槛,并且引发公众媒体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密切关注。企业无论是出于对经济效益亦或是自身声誉的考虑,都会产生环境治理需求,倒逼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获取绿色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尽管绿色管理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组织适配性问题导致企业在环境规制下绿色管理创新意愿降低。但是企业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支撑推进绿色管理创新,能够实现对原有组织管理模式的改进,形成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二者高效对接,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换。因此,环境规制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带动绿色管理创新”的链式路径,能够带动企业运营效率提升、竞争方式改变,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裨益。
三、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分析
随着我国开始注重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政策,缓解环境规制给企业带来的外部费用及损失,并对企业低碳技术革新发挥有效的带动、突破作用,以此增强减排效应。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环境政策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市场和行政措施相互配合,在利用成本压力引导企业遵循环境治理要求的同时,通过收益激励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切实解决污染排放问题,获得富余配额,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强化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管理启示
启示一:持续完善环境政策体系,加强科学设计,逐步细化企业污染物统计指标、污染排放标准等基础性制度内容,将环境规制政策落实到企业,形成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刚性约束。启示二:将环境规制政策与市场激励机制融合,构建市场导向的创新体系,增加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技术的需求,引导企业将更多精力、资源投入到绿色创新。启示三:针对企业不同阶段发展特征的差异进行政策创新,增强环境规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进而重构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富豪配资,配资实力证券配资门户,乐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